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原创  >  本地  >  远方——036 福新风雨
远方——036 福新风雨
昨天 05:20   浏览:14   来源:咫尺天涯

 
黄浦江的晨雾被汽笛扯碎时,赵玉良怀里的金属片硌得胸口发疼。他站在闸北振业纱厂的铁门前,看着铜制门牌在风中摇晃,恍惚又听见福新纱厂爆炸时那声闷响。门卫老周探出半个身子,布满血丝的眼睛警惕地扫视四周:“赵先生,三井的买办刚走,说是要见厂长......”
 
“让我进去。”赵玉良攥紧油纸包,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穿过飘着棉絮的走廊,他在厂长办公室门口撞见满脸堆笑的买办松本。这人左手小指戴着金戒指,正用流利的上海话与厂长寒暄:“林老板,福新的教训还不够吗?合作才能避免意外啊......”
 
赵玉良猛地推门而入,将三菱螺栓重重拍在桌上:“松本先生,神户制钢所的螺栓怎么会出现在福新的锅炉里?还有码头那些掺磷粉的棉纱,三井物产是不是该给个说法?”松本的笑容瞬间凝固,他盯着赵玉良口袋里若隐若现的樱花纹金属片,喉结动了动:“赵先生,空口无凭的指控......”
 
“证据在仁济医院。”江辅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白大褂上的焦痕还未洗净,手里抱着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染血的纱布和铜制徽章,“那个被磷粉烧伤的搬运工,临终前画了春日株式会社的商标。”他将证物摊开在桌上,“还有这个,‘上海在乡军人会’的徽章编号,与去年闸北爆炸案完全吻合。”
 
厂长的脸涨得通红,抓起电话就要报警,却被松本一把按住。这个日本人突然褪去伪善的面具,冷笑道:“你们以为能改变什么?整个上海滩的工业命脉,迟早都要攥在帝国手里。”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几个戴礼帽的黑衣人翻墙而入。
 
“走!”赵玉良抄起桌上的镇纸砸向窗户,江辅轩扯着厂长从后门冲出。巷子里,他们被黑衣人堵在死角。为首的男人左手缠着绷带,正是赵玉良记忆中那个断指的日本特务。“赵工头,三年前浦东的账,也该清了。”特务拔出匕首,寒光映着他扭曲的脸。
 
千钧一发之际,十六铺的宁波帮弟兄们举着铁棍从四面八方涌来。老刀疤挥舞着水龙带,大声喊道:“玉良哥,咱们码头的弟兄可不是吃素的!”混战中,赵玉良瞥见街角闪过一抹熟悉的身影——是福新纱厂幸存的童工阿福,他怀里紧紧抱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从废墟里捡来的齿轮零件。
 
深夜,仁济医院的地下室里,赵玉良和江辅轩将所有证据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景。墙上贴着泛黄的报纸,报道着近期接连不断的工厂事故。江辅轩用红笔在地图上圈出日商企业的位置,连成的线条像张狰狞的网。“他们在系统性摧毁中国实业。”江辅轩将体温计甩到低温,“这些‘意外’,都是精心策划的谋杀。”
 
赵玉良摩挲着父亲留下的旧怀表,表盘里夹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十四岁在浦东机器厂当学徒时的合影,背景里,父亲佝偻着背搬运货物,日本监工的皮鞭高高扬起。“辅轩,咱们得让更多人知道真相。”他将金属片和螺栓装进信封,“明天,我要把这些交给申报馆的记者。”
 
破晓时分,江辅轩站在医院顶楼,看着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他想起藤野先生的话,从医箱底层取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留日学生们在邮轮上抄写的《新青年》文章,字迹被海水晕染得模糊:“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楼下突然传来喧闹声,他探出头,看见一群工人举着写有“抵制日货”“严惩奸商”的标语,正朝着日本领事馆的方向走去。
 
赵玉良混在人群中,手里的油纸包传递到下一个人手中。他望着外滩飘扬的太阳旗,想起福新纱厂女工裙摆上燃烧的“红蝴蝶”,想起江辅轩在手术室里被血水浸透的白大褂。此刻,人群中不知谁唱起了《马赛曲》,歌声越来越响,惊飞了梧桐树上的麻雀。
 
春雨再次落下,这次不再是润物无声的温柔。雷声在云层中翻滚,如同千万台蒸汽轮机同时轰鸣。赵玉良握紧拳头,掌心的伤口又渗出鲜血——这血,终将浇灌出冲破冻土的新芽,让整个上海滩,乃至全中国,都听见觉醒的呐喊。
暮色中,江辅轩正在家中忙碌,突然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听筒里,赵玉良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感激:"辅轩,这次多亏了你帮忙,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对了,朱新民已经回部队了,他还念叨着等有机会,咱们三人再好好聚聚。"
 
挂断电话后,江辅轩的思绪却难以平静。赵玉良提到的福新纱厂困境,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日本商社与张会长暗中勾结,用尽各种手段打压:原料采购被设卡、货物运输遭拦截、市场上还遭遇恶意低价竞争。这家本分经营的民族企业,正被一步步逼入绝境。想到这里,江辅轩脑海中闪过在上海滩颇具威望的杜会长,或许他能扭转局面。
 
下班后,江辅轩直奔杜公馆。这座位于幽静街道的宅邸,高耸的围墙被绿树环绕,透着神秘与威严。门口守卫仔细询问后,放他入内。李管家身着得体长衫,早已在大厅等候,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江先生,会长外出未归,若不介意,您可先与我说说情况,等会长回来,我一定如实转达。"
 
江辅轩礼貌回礼,随即将福新纱厂的艰难处境和盘托出,从原材料采购受阻,到运输途中的种种刁难,再到市场上的恶意竞争,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企业的无奈。"李管家,还望您务必将这些情况告知杜会长,救救这家民族企业。"江辅轩眼神中满是恳切。李管家郑重点头:"放心,我定会带到。不过此事能否解决,还得看会长的安排。"江辅轩连声道谢后,方才离开。
 
李管家一等杜会长归来,便立即转达此事。书房内,杜会长听完后眉头紧锁,沉思良久才开口:"福新商贸我了解,是正经的民族企业,老板也是个老实人。如今民族企业本就艰难,还遭此打压,实在不该。"他起身踱步,"这江辅轩,能为朋友和民族企业奔走,是个有志青年。这事儿,我得出手管管!"
 
杜会长迅速派人展开调查。很快,结果浮出水面:福新纱厂遭遇的种种困境,背后果然有日本人的影子,而具体执行者大多是张会长的人。这个张会长为了私利,与日本人往来密切,在商界小动作不断,早已引发诸多不满。杜会长深知此事棘手,但为了民族企业和商界正义,必须有所行动。
 
他先拨通张公馆的电话,却被张会长借故推脱不见。杜会长并未气馁,转而联系黄市长。电话接通后,杜会长语气诚恳:"黄市长,想必您对福新商贸的福新纱厂有所了解?如今这家民族企业被张会长和日本人联手打压,已濒临绝境,还望您能主持公道。"黄市长听闻,神色严肃:"杜会长放心,在我管辖的上海,绝不能让这种事肆意横行,这事儿我管定了!"
 
黄市长随即致电张会长。电话中,他先客气寒暄,再委婉提出请张会长高抬贵手,放过福新纱厂。张会长虽佯装不知情,但也不得不应下。就在张会长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时,黄市长话锋一转,语重心长道:"张会长,咱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是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和日本人走得太近,可不是什么好事,别落个骂名。"张会长心中一惊,连忙否认,却难掩慌乱。
 
一番周折后,福新纱厂的危机看似出现转机。然而上海滩的商界,却因这场风波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自观望,等待着局势的下一步发展。
头条号
咫尺天涯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