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个傍晚,暮色透过窗户,洒落在杂乱的课桌上。江辅轩麻利地收拾好课本与笔记,刚起身准备离开教室,为次日的打工做准备,就看见松本老师稳步走来。松本老师抬手,轻拍江辅轩的肩膀,和声问道:“江同学,明天中午方便来我住处一趟吗?有点事儿想和你聊聊。”
江辅轩立刻站直身子,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回应:“当然可以,老师!”他重重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随后才转身离去。
回到宿舍,江辅轩躺在床上,满心都是对这次见面的猜测。他翻来覆去,怎么也想不到,松本老师为何会专门邀请自己去家里。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边,他望着月光,暗自思忖着见面时该说些什么。
第二天天刚亮,江辅轩就早早起床,从衣柜里翻出许久未穿的崭新校服,仔细地穿上,又搭配了一件洁白如雪、没有一丝褶皱的衬衫。他半跪在地上,拿着鞋刷,将皮鞋擦得乌黑发亮,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出门前,他特意去水果店挑选了新鲜的水果当作礼物,一边走一边想:“第一次去老师家,可不能失礼。”但走着走着,他又觉得只送水果略显单薄,以松本老师的学识和眼界,送本书或许更能表达心意。
于是,他拐进路边一家略显陈旧的书店。店内弥漫着淡淡的书墨香,江辅轩在书架间来回寻觅,中文书的区域有些冷清,找了好一会儿,才在角落发现一本《唐诗宋词》翻译本。他轻轻翻开,泛黄的书页间散发着岁月的味道,粗粗浏览一番后,觉得内容详实,翻译也很有韵味,便满意地让老板包好。
他拎着水果和书,来到松本老师家门前。抬手敲门后,门很快被打开,露出岳晓樱温柔的笑脸。屋内飘来饭菜的香气,师娘正在厨房忙碌,锅碗碰撞声此起彼伏。江辅轩一边换鞋,一边恭敬地向屋内的三位长辈鞠躬问好,声音清脆又响亮:“老师好,陈伯伯好,岳姐姐好!”松本老师闻声从客厅迎出来,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热情地招呼他:“江同学,快进来坐!”岳晓樱也微笑着,接过江辅轩手中的礼物,随后忙着给大家续茶,先给江辅轩沏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茶香瞬间弥漫开来。忙完这些,她又快步走进厨房,帮师娘准备午餐。
按照日本的习俗,大家跪坐在矮矮的茶几旁。松本老师坐在上位,陈伯伯坐在右上位,江辅轩则被安排在下位。江辅轩双手捧着书和水果,递向松本老师,有些腼腆地说:“老师,这是一点小心意。”松本老师接过书,目光落在书名上,眼睛微微一亮,称赞道:“这书选得好啊!唐朝是你们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文人雅士辈出,这些诗词作品,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
陈伯伯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有些凝重:“唉,那都是过去的辉煌了。再看看现在的中国,战火纷飞,军阀割据,国不像国,民不聊生呐。”
松本老师微微颔首,接过话茬:“话虽如此,但这是社会的病症,需要有人来医治。孙文先生不就是这样一位医者吗?以笔为刃,以思想为药,试图唤醒国人。”
陈伯伯苦笑着摇摇头:“但愿如此吧,可谈何容易啊。”
松本老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说道:“想当年唐朝,中国是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日本派遣了无数遣唐使,从社会制度、科技、种植、养殖到纺织,方方面面都虚心学习,这才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工业革命,日本又向欧洲国家学习,不断变革,才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和一定的发言权。我相信,农耕时代能创造辉煌的中国人,若能像孙文先生这样的人一样,前赴后继,不断向世界学习,改变民族素质和思想,摒弃守旧观念,合理发展,大约150年内,中国定能重回世界中心。”
陈伯伯眉头微皱,眼中满是疑惑:“您为何如此笃定?如今国内形势严峻,地方割据、军阀混战、中央腐败,前路漫漫,困难重重啊。”
松本老师放下茶杯,耐心解释道:“这是当下的现实,不容否认。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统一的,这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整个民族紧紧相连,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文化的凝聚力,是无穷的。”
江辅轩安静地坐在一旁,作为一个后辈,他没有插言,只是认真地听着,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陈伯伯听了,若有所思,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喝茶喝茶,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客厅里茶香袅袅,这场关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对话,似乎也随着茶香,飘向了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