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社区居民教育工作中,官庄社区经过一系列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为提升居民素养、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社区根据居民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特点,分层分类设计课程。针对老年群体,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老年保健、书法绘画等课程,帮助他们融入数字时代,丰富晚年生活;面向中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新媒体运营、烹饪烘焙等,助力其提升职场竞争力或发展副业;设置亲子教育课程,涵盖儿童心理、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方法等内容,增进亲子关系。此外,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安全应急演练、环保知识普及等公共课程,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近一年来,开展老年保健23场次,累计参与居民600余人;开展亲子教育11场次,累计参与居民300余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安全应急演练、环保知识讲座等27场次,累计参与居民600余人。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积极吸纳社区内的专业人才,如退休教师、医护人员、法律工作者、文艺爱好者等,组建社区志愿者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当地学校、培训机构、高校合作,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专家担任兼职讲师,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居民学习积极性。近一年来,吸纳退休教师12人、医护人员3人、法律工作者2人、文艺爱好者8人参与社区居民教育。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会议室等作为教学场地,合理规划使用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与辖区内的企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居民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例如,与家政公司合作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实践,与社区医院合作建立健康养生实践基地等。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线上课程资源,搭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方便居民随时随地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近一年来,与辖区内的企业、单位合作开展就业培训4次,累计参与居民40余人。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次,来及参与居民130人。
四、创新教育服务模式
推行 “居民点单、社区派单、教师接单” 的订单式教育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线上投票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制定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开展 “送教上门” 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组织学习小组、兴趣社团,鼓励居民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建立社区教育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学习、表现优秀的居民给予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学习用品、生活优惠券等,激发居民参与学习的热情。近一年来,上门送学8人次,表彰奖励居民12人次。
五、强化社区教育宣传推广
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社区居民教育的课程内容、报名方式、开课时间等信息,提高居民的知晓率。举办社区教育成果展、学习分享会、技能比赛等活动,展示居民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此外,邀请居民中的学习典型进行现身说法,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近一年来,累计在居民微信群推送居民教育信息、视频60余次,涉及居民1300余人。
社区居民教育关乎着社区的和谐和发展,今后,官庄社区将持续开展居民教育活动,并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形式,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撰稿人:马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