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安全工作是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官庄社区从组织机制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应急管理、重点领域管控等方面,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走访,为基层社区治理保驾护航。
一、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制
1. 强化党建引领与责任体系
党组织统筹全局。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建立 “社区党组织 — 党员志愿者 ” 二级组织体系,将安全工作纳入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例如,通过 “跨区连片” 治理模式,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协调多方力量解决小区安全隐患。
压实责任链条。制定《社区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明确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网格员、物业、志愿者等为具体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 “任务到人、责任到岗”。
2. 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网格划分。将社区划分为三个网格共642户1387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安全巡查、信息收集和隐患上报。网格员每日巡查网格内安全状况(如消防设施、用电用气、违建等)。
多方联动共治。整合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 “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机制,及时处置网格内安全问题。通过 “网格管事” 机制,推行 “五必清、五必访、五必到” 工作法,实现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二、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1. 重点领域隐患排查
消防安全。定期检查小区楼道、商铺等场所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等)是否完好,清理楼道堆积物、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例如,甘肃山丹世博社区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及时整改私拉电线、堵塞消防通道等隐患。
用电用气安全。联合供电、液化气公司开展入户检查,重点排查老旧小区电线老化、燃气管道泄漏等风险,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免费更换老化线路和液化气软管。降低液化气事故风险。2025年累计已完成入户走访378户。
建筑与设施安全。巡查老旧建筑、围墙、房屋等设施的安全状况,防范墙体开裂、倒塌故障等问题;对私搭乱建等行为进行制止,发放限期拆除告知书109份。
食品安全。对社区内超市、餐饮门店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2. 建立隐患治理闭环机制
“发现 — 上报 — 处置 — 反馈” 流程。网格员通过巡查、居民反馈等渠道发现隐患后,及时通过社区安全管理平台或微信群上报,社区协调相关部门(如消防、城管、物业)限时整改,并跟踪复查。通过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实现网格员上报隐患与职能部门处置的实时联动。
难点问题专项整治。针对反复出现的隐患(如飞线充电、私搭乱建),联合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通过 “下沉党员 + 网格 + 物业” 模式,开展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集中清理。
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居民意识
1. 多样化宣传形式
线上线下宣传: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安全知识(如火灾逃生、防溺水、反诈骗)、事故案例警示等内容,定期推送安全提示信息。邀请消防、公安、应急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诈骗等专题讲座12场次,参与居民600余人。每年至少组织 1-2 次消防、地震应急演练,邀请居民参与疏散逃生、灭火器材使用等实操培训。
2. 重点人群精准教育
青少年群体:联合学校开展 “安全教育进校园” 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知识竞赛、模拟体验等形式,培养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2025年累计开展安全教育2场次,参与学生247人。
老年人与弱势群体。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重点宣传用电用气安全、防跌倒、防诈骗等知识,提醒独居老人注意安全。
商户与企业。组织辖区商户、小微企业参加安全培训,签订《安全承诺书》,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撰稿人:马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