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汪松顺
1960年10月10日。
181团2营在西进唐古拉山途中,与敌苏鲁百长股匪遭遇,2营4连负伤22人,排长沈国老、排长周松杨、排长张明宝、班长吕柱则、新战士汪松顺等五人壮烈牺牲。
汪松顺是陕西山阳县万家庄人,1959年12月参军,当兵三个月部队就开赴青海玉树平叛剿匪。1960年10月10日在唐古拉山北麓一个叫巴那涌的地方牺牲。他是巴那涌战斗中牺牲的最后一名烈士,遗体第二天才被找到。寻找烈士长达54年,终有所愿。
1960年10月10日。
上午,汪松顺打完第一场战斗,听到北边又传来枪声。枪声就是命令,他顾不上一天一夜疲劳和饥饿,又与战友奔向新的战场。由于敌人对把守地形熟悉,居高临下,又抢占了有利山头。4连第二场战斗时间仓促,兵力不足,打到天黑,山头没有拿下,五连、六连、炮连三名副连长和营参谋王清等九人负伤,晚上清点人数,战士汪松顺失联••••••
第二天在山头找到汪松顺时已无生命体征,身上流淌的血把人体和山石冻结在一起,他倒在阵地的最前沿。冲锋枪压在身下,身体依然是向前冲锋的姿势。洛南战友庞建民用刺刀尖剜开冰血,把汪松顺遗体搬开背下山……
我从1967年开始搜集181团平叛牺牲烈士的资料,在整理汪松顺烈士信息时,在世和当年参战人员把汪松顺记成是“杨松顺”和“王松顺”,不知烈士尸骨安装在何处。从商洛烈士名录到商洛烈士陵园,从囊谦到结古扎西科到扎多、治多都没找到一个叫“杨松顺”或叫“王松顺”的烈士…
那时部队文化程度很低,百分之八十的战士连自已的名字都不会写。加之部队兵源来自五湖四海,口音难辨,连队互相喊叫,只是听音喊,听音应,究竟姓名是哪几个字就说不准了。一直把沈国老排长称宋排长,把吕柱则班长称李班长…
那时我们成天背负着四五十斤重的武器弹药、鍋碗瓢盆、口粮、行李,凭着两条腿拨山涉水、餐风露宿。南下昌都,西进唐古拉,北到可可西里。那时,181团大的以团为单位、小到以连为单位行动。不管是行軍打仗、休息,战士都是以班为单位,住一个单帐蓬,以班起火,自做自吃。战士跟着班长,班长跟着排长,排长跟着连长,一条线式的集体前进。只有打起仗来,枪声就是命令,才会散开,变线为点,卒子过河,左右逢源,前赴后继,冲锋陷阵,刺刀见红。
战士之间除过同班排之间认识与往来,班里也基本没时间深入交流,相互了解。班里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没有敌情,就瞇缝着眼,半睡半醒,高一脚低一脚地行进…稍微一坐下来休息,屁股一粘地就睡着了,两三天不间断追击那是常态…
2021年在网上浏览时发现半张图片,经仔细辨认墓碑上刻的是《汪松顺烈士墓碑》,也找到“汪松顺”遗骨安葬在玉树囊谦县烈士陵园右区2排9号。⑴
在进一步查证中,又出现新难题:《中华英烈网》烈士叫《汪顺松》⑵
百度百科烈士名字也是《汪顺松》。⑶
汪松顺名字很咬口,如同绕口令。不管是“汪松顺”还是“汪顺松”。好在部队番号、籍贯、牺牲时间、地点是一致的,墓碑也找到了。
汪松顺烈士牺牲时才十八岁,估计也没有子嗣。我把他的荣誉事迹及信息报告给山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也是想送英灵回家,叶落归根,陪在父母身旁。在世没顾上,世后尽尽孝心。
10月10日是巴那涌烈士的忌日,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英雄不应被忘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