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酒泉的兄第姐妹对嘉峪关有啥看法?

[复制链接]
领内侍卫大臣 发表于 2008-1-16 15: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廷的事情,永远不会那么简单
就两个小城市的合并,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啊
涉及到众多利益分配和人事调动的事情的时候
事情往往就不是两情相悦那么简单!
合当然好,但是,不要过多的期盼
目前,所要做到的,就是扎扎实实把自己的经济搞上去
合的那一天如果真正来临的时候,才能给自己的一方争得最大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域市的弊端
QQme  (2007-05-14)

       首先来看一下广域的概念,广域是地域的意思,即广域型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地域型行政区划单位。那么,广域型的行政区划单位有哪些呢?州、省、县、郡、道、都、府(乡)。与之相对的是狭域型的行政区划单位:市、镇、(村)。一个简单的比方,就是前者是面,后者是点,很多点可以构成面,很多小面可以构成大面,所以两者之间本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广域市这个概念很难说是合理的。
       在美国,州以下一般有县,县下才是市镇。全美只有三种情况下,才没有县的建制:一是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华盛顿特区,作为狭域型行政区划单位,其面积不过174平方公里,人口64万。远小于中国的一个县,和切块的市。二是小州,如罗德岛州,其面积只有3144平方公里,所以下面不再设县,而直接为市镇。这样的州,全美只有三个。第三种情况是大都市区域,城市的建成区扩大,覆盖了整个县域,即以县市合并的方式结束县的建制,如纽约。但这样的情况不多,连芝加哥、洛杉矶之上都还有县的建制,相比之下,用地面积小很多的中国的城市的行政区划是不是过于广域了?
       市的设置从一开始,到现在为止,世界上的主流都是切块设市,如日本,最小的市只有5平方公里,最大的市也只有1000平方公里,那还是因为这个市中包含了很多山地,而不是平原地区的市。台湾,除台北市有272平方公里外,其它省辖市和高雄市都只有100多平方公里,嘉义市还只有60平方公里。永和市甚至只有5.6平方公里。韩国,以广域市自称的韩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直辖市,面积不过200~400平方公里。比中国仅存的一些切块市,如九江、安庆、蚌埠等还小一大截,但那些个个是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啊!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切块市,不过是小一些的广域市而已。
       中国现行的广域市,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却发展于改革开放后。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广域市在改革开放后,反会有空前的大发展,这实在应该引人深思——我们的政府是否在某些方面退出的不彻底?
      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即城市与区域 (腹地)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体,城市起中心作用,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是经济的管理却是“条”、“块”分割的。一个市的市长只能管这个市行政区划以内的经济事务,而对跨行政区划的经济事务无能为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时也会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来扩大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增加所辖县的数量,联合小市成立大市,设立直辖市等等。但是,城市的行政边界依然存在,行政区划的“笼子”或“缰绳”永远套不住从不受此限制的经济腾飞的“骏马”。原有的“条”、“块”矛盾暂时解决了,新的更大的“条”、“块”矛盾接着就会产生。靠行政区划的调整是永远不能根治经济跨地区横向联系的问题的。这种只能强化行政区经济的广域市模式是否也该让位于市场经济下的切块市模式?
       在城市形态方面,广域市难以体现人口的集聚情况。拿地级市来说,江苏全部由地级市组成,江西也是,那么是江西的城市化好于江苏呢,还是其它?退一级,拿县级市和地级市市辖区来说,苏南早已是没有县的建制了,这市市相接说明苏南已是连绵的城市带了?不,不是的,城区和城区之间还差得远呢!
       市是城市型的行政区划单位,市的主要职能和县不同,和省不同。以市政为主要职能的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只能以市政所能服务的范围为界线,包括城区和有限近郊区。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将是显失公平的。中国把这种情况美其名曰:城市主导型的行政区划体系。其实说白了,就是合法的城市剥削农村!广域市怎么说还是叫市,那么它主要对城区里的市民负责,而不对农村里的市民负责。转移农村地区的税收用来城市建设,这是否延续了计划经济年代的剪刀差?
       广域市这样城乡合治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城是化问题。在目前的中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关键是改革户籍制度,仅仅表面上的城乡合治毫无实际意义。另外,城乡合治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乡合治不等于城乡一体化,而等同于城乡不分!社会的进步来源于社会分工,也体现于社会分工。城市和乡村毕竟是有天壤之别的,用治理城市的方法来治理乡村是不合理也不可行的。中国古时候用治理乡村的办法来治理城市,这是低水平的城乡不分。经过民国时代短暂的城乡分治后,又不幸复古了,变成了现在的用治理城市的方法治理乡村的高水平的城乡不分,实质还是城乡不分!
       再说说大都市区域和中国广域市下特有的组合市。总的来说,城市是点状的。中小城市发展就是摊大饼式的一轮一轮向外扩张。(特)大城市的发展在跨过一个度后,如有条件的话(指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将会沿着各个交通干线快速延伸,形成“爪”字型的城市形态。如北京朝石景山方向,上海朝闵行方向。以上两种是正常的城市发展情况。然而中国目前有很多市是组合市(也含组团的),这种城市形态明显是受“明日的田原都市”思想启发。希望通过相互隔离的各个城市功能分区来共组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然而这么多年来,这种城市在国外从来没有成功实现过。也就是说,仅仅有这种理论,而从未有过这种城市。那么,中国的组合市们成功吗?基本上还是各管各的,人员的流动少说明它们之间基本上属于两个城市,仅仅因为行政区划上的捆绑才连在一起的。
       在国外,大都会、城市圈或称为卫星城集中起来的城市带,就是大批小城镇的集合,而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因为大城市总是有中心的,当边缘小城市远到一定程度时,将会长期处于被忽视地位,反而不利于其发展,不如独立设市。这个距离并不用很大,因为每个连片居民点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对于不属于这一中心片的,在中国的集权下,尤其会被“排它”,不能很好发展。比如嘉定,作为一个城区,其发展应该是很失败的!
       此外,对于军装这样很形式上的东西都要和世界接轨,那么对于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政府改革、城市形态、社会公平产生巨大的正面拉动效应的行政区划,一句“同世界接轨”难道还不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usicmanlei 发表于 2008-1-16 17: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F 的帖子

n呵呵  你杂不复制“利端”的内容啊

这个文章我早了

要全面点  要复制就复制全面

我想作者因该很理性所以他会分析利弊端两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8: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试行“省管县” 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减少冗员
2007年09月29日 10:5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天(29日)的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说,中国积极试行“省管县”改革,明确职责减少冗员,有利于明确职责、减少冗员,解决中央政策不能直达基层的弊病。

    从2002年起开始试行的“省管县”改革,至今已有20个省先后试行,占全国三分之二,余下的三分之一,可望在最近一、二年全面实施,使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出现崭新的面貌,更加密切配合国家各项政策的推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进步。

    报道介绍,至今为止,实行财政“省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22个一级行政区。

    目前,中国的行政区域共分为五级,在中央政府之下,一级行政区(包括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台、港、澳);其下的地区委员会(简称“地委”)称为二级行政区;在下是县及市(市的级别有副省级市、县级市等);而基层行政单位为乡或镇、村,名称及职权亦不易明确,有些地方自然也有行政权力。

    文章认为,这种行政机制浪费大量行政资源,养了许多冗员,中央政策不能直达基层。“山高皇帝远”,地方干部各自为政、以权谋私之事,经常发生。

    文章说,中国推行中的“省直管县”,设想首先取消“地委”一级,再“扩权强县”,把县以下的乡、镇、村的行政权力,集中到县政府,逐步形成中央、省市区、县市三级行政管理制度。

   
文章说,行政区域改革,目的是理顺土地、居民、财政、资源等的管理,减少冗员,提高行政效率,堵塞行政漏洞,从源头上防止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加快经济发展及社会改革。(王道)
http://news.xinhuanet.com/lianzheng/2007-09/29/content_6812174.htm


[ 本帖最后由 Hobbs 于 2008-1-16 18: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地方行政级次  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解读

2008年01月09日19:21  
  中共中山市委党校  林玉玲
  早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有两处值得重视的亮点:一是在完善财政体制中提到“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对县的管理体制。”二是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中强调“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现中共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又提出“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这表明我国的行政改革从横向的同一层级政府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量变改革,深入到纵向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减少层级”主体式质变革命。当中,优化地方行政级次,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我国现行地方行政级次及其弊端
  从秦朝建立郡县制至今,中国政府管理的层次与幅度的调适也是几多变化。如秦至汉武帝中期一直实行三层制。之后,汉代出现的“卅”将政府管理层次增加到了四层。隋朝的政府管理层次又恢复到三层制。随着王朝的更替和统治者意志的不断变化,政府管理层次在三层和四层之间来回摆动。直至中华民国初年,开始实行四层制,即中央—省—道—县。目前中国大陆实行以五层制为主的政府管理结构,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级行政单位(市)、县、乡镇。此外,有些省份还在县、乡之间仍保留区公所,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区虚实层次高达六级、七级。如此多的行政管理层级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在当今世界也居各国之首。
  地方政府层级繁多,设置混乱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弊端之一:省级建制与政府运行目标不一致
  根据管理学原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成反比例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必然少。现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繁多,必然后果就是省级建制太少、管辖范围太大。目前,中国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级单位平均占28.2多万平方公里,平均人口数量为3800万,为世界之“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不同区域的因地制宜分权治理,成为中央政府管理的主要目标。但由于省级以下层级太多、管辖范围太大,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偏离政府运行目标,主要有以下的表现:1、省级政区过大,使省级政府直接管理的幅度过大,省政府和中央政府“讨论还价”能力也随之过大。2、当省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大时,在宪法规定的三级地方政府之外再加入一级不受宪法承认的地区行署。层级过多,体制难免变得臃肿和没有效率,中央的决策往往因为层层下达而难以贯彻。3、当前地方政府既是政治管理机构,又是经济管理机构,审批等各项权力都限制在政区范围内,再加上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行政建制享有不同的管理职权,所有这些都驱使地方政府在维护既有利益的基础上,盲目追求行政级别的升格,给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种种障碍。4、“老化”的省级行政区划,不利于社会民主的发展。由于省级区域人口和面积相对较大,民众和官员的距离也就相对较远,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此外,某些基层政府官员素质不高,公开侵害民众利益,客观上不利于地方社会的政治稳定。
  (二)弊端之二: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比重越来越大并阻碍着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五级地方行政层级基本上是从1958年开始实行的,主要是增加了市一级管理层次。随着市一级管理层次的增加,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比重也越来越大。事实上,过去20多年中国数百件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事项,90%以上都是对有关城镇型行政区域的调整。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3个,其中地级市283个,管县的地级市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同时,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也暴露出来,主要是:1、省和县之间增加了一个管理层次,导致机构膨胀,政府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2、城乡经济利益之争加剧。当城市经济实力不够雄厚时,不但无法拉动周边县区经济发展,而且采取行政管理辖手段,依靠县的“贡献”来投入市区建设,增加县的财政负担。3、由于市县力量对比不均,在实践中出现了实力强的市领导县的数量少,而实力弱的市领导县的数量反而多的奇怪现象,即所谓的“大马拉小车”与“小马拉大车”问题,削弱了城市经济辐射的影响作用。4、大中城市所辖城区的条块设置阻碍了城市公共管理职能的强化。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中城市行政管理方式转向以集中统一的管理为主,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人为地分割城市整体性功能,弱化城市管理的统一性,城市行政管理功能逐渐出现萎缩趋向,作用和影响正在不断减弱。
  (三)弊端之三:基层行政区划过小,制约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合理布局
  地方行政层级繁多,其影响必自上而下,无一例外。在影响省级至市级合理布局外,也势必波及至基层一级,进而制约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合理布局。在基层一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1、乡镇人口、面积规模偏小,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2、乡级行政机构设置过多,财政负担增加。一些大都市较多存在“小而全”基层政府框架。管理幅度少导致管理成本太大,市县财政负担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3、乡镇设置不均衡,不利于政府管理。特别是取消农业税政策出台之后,乡村统筹费减少,经济实力小的乡镇与上级政府之间产生严重的“依赖”关系。经济实力较大的乡镇,同样可以凭借实力与上级政府“讨价还价”,寻求资源配置与发展的更多自主权。这些,大大增加了基层政府的复杂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8: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地方行政级次  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解读(续)

2008年01月09日19:21
  二、改革方向:减少中间层次,扩大管理幅度,构建扁平化地方行政级次
  (一)当今世界其它国家地方行政级次考察
  就目前世界各国情况而言,当今世界约200个国家中,8个微型小国只设中央一级政府,没有地方行政建制;有25个国家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67个国家设立中央和地方三级政府。西方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地方政府层级大多采取二级或三级制,尤其是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层级均为二级制。如美国实行卅一市县二级制,英国实行地区——郡县二级制,等等。上一级管辖基层行政单位的平均幅度为100多个,行政区划体系层次小、幅度宽,呈扁平状的发展。而我国,上一级管辖基层行政单位的平均幅度仅为11.2个,行政体制层次繁多,管理幅度偏小,不仅与法律相悖,而且与效率相左,也与国际趋势相逆。所以,减少层次,实行层级结构的扁平化,应该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扁平化组织理论及其对我国地方行政级次改革的启示
  所谓扁平化组织,就是让员工打破现有的部门界限,绕过原来的中间管理层次,直接面对顾客和向公司总体目标负责,从而以群体和协作的优势赢得市场主导地位的组织。扁平化组织是为柔性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支持,借助自我管理型团队所实现,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沟通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建立组织结构,层级节制灵活化,职能分工综合化,行政人员高素质化;纵向管理层次简化,组织结构精干高效,管理费用少;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便于高层领导和基层人员直接沟通,及时掌握市场和生产经营情况,快速决策;管理幅度较大,企业资源和权力侧重于基层,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有利于管理人才的培养。仅就从组织扁平化理论要求来看,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要求和措施应考虑:
  1、合理设计扁平化组织结构
  扁平化的行政体制改革涉及的一个具体问题是,扁平化的行政组织结构设计何谓合理?参照的原则标准主要有:一是有利于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二是公共部门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三是尽可能低的行政成本。对照这三个原则,当下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切实可行的是依照宪法的规定,实行不超过四级的国家行政体制,地方严格控制在三个行政层级内,将多数学者诟病的地级市虚化或取消其管县的做法,同时,提升县级政府的行政地位,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权限,由省直接管理。
  2、淡化政区边界意识,促进行政通路扁平化
  客观地讲,行政层级再少,再合理,也不可能完全取消,因此政区间的边界总是存在的。这种边界对于横向发展的市场活动来说,仍然是一种樊篱,需要跨越。所以,搭建一种政区间的合作平台,淡化边界,方便各种经济元素顺利地在政区间合理流动,是开辟行政扁平通路的重要任务。从理论上讲,政区有界,但合作无界。只要合作平台是合理合法的,这一通路就可以无限延伸,完全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固定边界。建立政区之间的合作平台应坚持形式多样、平等自主、运行灵活。其目的是打破界域壁垒,提供跨政区公共服务,互惠互利,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就是使“处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各种参与者,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可以拥有权威。他们运用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处理公共事物,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灵活性。”
  3、公共产品市场化,促进行政内容扁平化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服务有着强烈的市场化要求。现成的市场交易规则和环境,为这种要求提供了成形的条件和通路。故将公共产品的供给向市场析出,用招标、采购、授权、专营等方式,实现部分政府职能与市场对接后的扁平化运营,也不失为公共服务冲破纯粹的行政供给模式,吸纳市场元素加以辅助和补充的、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扁平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4、加强制度化建设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不仅需要每个人是自己领域内的专家,而且更需要每个人都能很好理解组织机构共同愿景的总谱,而行政组织机构的共同愿景的总谱绘制需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加强制度化建设,只有实现了行政管理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减少行政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扁平化行政组织才能有效动作起来。传统的行政管理活动带有很多运动性的特征,虽然有了一些法律规范和各种行政规章,但是往往每一任领导的工作着力点是有差异的。所以,提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活动的制度化水平是实行扁平化行政组织改革成功的重要方面。
  (三)强县扩权——扁平化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实践
  市管县体制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体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步显现出弊大于利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省级政府陆续进行“强县扩权”改革,最近几年财政体制上“省直管县”改革也开始启动。目前我国有504个县进行了强县扩权改革,占县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县扩权”,有利于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对省域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和社会公平的把握,有利于“三农”问题解决。但目前改革中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一是经济强县社会管理权限和力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履行。二是经济强县发展需要的市场监管服务机构缺乏,编制受限。三是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改革 政策与国家体制和法律、法规不适应,许多权力难以真正下放,有的下放的权力又收回来了,如这项改革与条块的矛盾、与法律、法规的不一致,缺少衔接和细则等。四是经济强县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基础财政压力日益增大。
  因此,今后进一步推进“强县扩权”,其方向发展应把握为:“强县扩权”是省直管县体制建构的逻辑起点。“强县扩权”经过一个时期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即“扩权强县”,逐步过渡到省管县(市)体制。在“扩权强县”阶段关键要实现“两个直接”,即“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体制”和“省管县”行政体制。此外,由于任向行政组织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就省管县体制而言,一般恰到好处的数量应是40个左右,太多了根本无力去管。所以“强县扩权”改革应先在经济较发达、省域面积处于中小程度、改革呼声比较强烈的地方进行,然后在全国以现有基础的省级区划等改革背景下,稳步推进到全国范围,最终实现省全面直管市。
  原载《中山日报》http://www.people.com.cn/GB/43063/107687/107808/108009/675528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8: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守盛强调:要深化财政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09日   来源:甘肃日报
    在8日上午结束的甘肃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强调指出,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勤奋努力,进一步开拓财政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作林、省政协副主席崔正华出席会议,省政府秘书长赵春主持会议。
    充分肯定了去年甘肃省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去年,全省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及时调整思路和重点,围绕大局谋思路、围绕科学促发展、围绕和谐抓服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较好,解决民生问题迈出新的步伐,支持企业改革取得新的成绩,财政改革步伐加快,财政管理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去年的财政工作突出体现了三个意识:一是超前意识。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出谋划策,及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二是发展意识。转变过去就收支论财政的传统理财观念,充分运用财政杠杆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上来,有效缓解了甘肃省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带动了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三是民生意识。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2件实事等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千方百计保证了所需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使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徐守盛强调指出,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扎实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起好步,开好头,对于圆满完成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加快财税制度改革,正确处理保障运转、解决民生和支持发展的关系,围绕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的财税体制,推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要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并结合甘肃省实际,及时研究和制定稳定物价、保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供应方面的具体措施,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要求,及早开展调查研究,抓紧做好前期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财税政策措施办法,积极争取中央更多的支持。
    徐守盛强调,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积极支持经济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甘肃省实际,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建立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利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参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有效地扩大建设资金总量。要立足财源建设,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培植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扶持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企业优先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增长动力。
    徐守盛指出,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坚持不懈地解决民生问题。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和优化资金投入,继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强与民生有关的各项重点项目的保障力度。省委、省政府今年初步确定要集中办好14件实事,财政部门一定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年初预算中打实打足,及时按进度拨付,确保这些实事落到实处。
    徐守盛强调,要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步伐,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要按照有利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有利于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要求,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要稳步推进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认真总结去年16个县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努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缓解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徐守盛强调,要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努力提高理财水平。财政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突出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上下功夫,使预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当年财政状况。要在财政支出的均衡性上下功夫,制定出更有约束力和操作性的细则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考核制度。要在财政监督的有效性上下功夫,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徐守盛强调,要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财政系统形成了良好的作风,要继续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高要求、严管理、重实效。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廉政建设。
    徐守盛最后指出,春节将近,省委、省政府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非常重视,并做了具体安排。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职责,及时拨付各类社会保障和救济资金,认真开展送温暖活动,保证灾区、贫困地区群众和低保对象过一个祥和、喜庆、欢乐的节日。
http://www.gov.cn/gzdt/2008-01/09/content_853328.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usicmanlei 发表于 2008-1-16 18: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  实在是懒的看啊

复制就是比我们写的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8: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对待,你也可以寻找复制你赞同的新版本观点,如果能找到,就贴上来做为论辩支持。如果找不到,就歇着,做好你自己的事,种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别总盯着别人碗里的汤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usicmanlei 发表于 2008-1-16 18: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我酒泉的地上啊
可是现你是在嘉峪关的地上啊

谁因该种好地啊

呵呵 。。。。。

冲动了    可爱的很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1-16 18: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的秘诀:

       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usicmanlei 发表于 2008-1-16 1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叔的道理对   

恩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恩 诚恳的很

大家都要记住啊

呵呵     越来越可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单眼皮 发表于 2008-1-17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友男人在嘉峪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路往北 发表于 2008-1-17 2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一个问题:
酒泉人说:酒嘉地区....
嘉峪关人说:嘉酒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g0726 发表于 2008-1-29 13: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的秘诀:

       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2-10 13: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zxiang1974 于 2007-12-27 10:59 发表
我个人的看法:
                应该从地图上抹去,直接隶属酒泉市
原帖由 westlive 于 2008-1-3 16:26 发表
嘉峪关是一个好城市,和酒泉一样,应该是到了强强合并的时候了。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工农业发展的大蛋糕。
原帖由 musicmanlei 于 2008-1-16 15:04 发表
日期:2007-08-10]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刘奇洪

从区域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实行嘉峪关与酒泉合并、金昌与武威合并、白银与兰州合并方案。依据有二:一方面,嘉峪关、金昌、白银都是“ ...
原帖由 丘比特 于 2008-1-16 15:05 发表
赶快合~!


       按国家民政部门对行政区域调整的实际操作法——“留名不驻地,驻地不留名”的原则,如荆(州)沙(市)合并,荆州市政府迁驻沙市区等;即“合并”若称“酒泉市”则驻地必在现嘉峪关市城区,如为保肃州主城区政治地位,则必称“嘉峪关市”。由于非地方体系的飞机场、铁路枢纽以及经济重心等已在嘉市既成事实,无论选择何种称谓,“合并”的新府驻地只能选择在嘉市区设立或在肃州区西缘地带新建。

       嘉市东区规划紧贴东边缘,2008年春即开工建设明珠大道和创业大道,以及中心什字;而40平方公里讨赖河滩新文开发区的规划,设想沿河城乡一体化开发直抵界东缘。核心区的确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要启动“合并”工作,且不论若干官员的分流下岗问题,无论怎样平衡,嘉市区都会是事实上的中心区,而酒泉城市灵魂肃州区则都是情感或利益“两难择一”的实际输家。因此,为保全既有利益,避免干扰当前城市建设,现两市官方都竭力回避谈论此类话题。

参考:
荆州历史沿革
荆州市地名网
地名查询—单位
地名查询—单位—荆州市人民政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obbs 发表于 2008-2-10 14: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酒地区图与荆州政区图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945637 发表于 2008-2-10 2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确实不错就是嘉峪关的姑娘女人不咋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htly1987 发表于 2008-5-2 05: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嘉峪关的朋友,也不知道他们何等的看不起酒泉人……
再说了,我为什么要让你看起啊,你是谁?
嘉峪关呢,看起来干净整齐,经济发展不错,但是嘉峪关人身上体现出的傲气,却是让他人受不了的。
同在一片蓝天下,何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害虫 发表于 2008-5-2 22: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陇ICP备15000578号|甘公网安备62090202000001号

GMT+8, 2024-11-19 1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