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华,朋友,我们也意识到爱情片比较老套,但考虑到队伍刚刚组建,演员的演技还达不到表现地方特色的境界,打个比方,相当于,初次写作文,能把话说囫囵,会分段,结尾还知道点题,呵呵。当然,这不会成为固步自封的理由,您的批评就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拍酒泉特色。这个题目很大,我在写本子时也常想,什么是酒泉特色呢?是方言?是小吃?是“组撒捏,我是酒泉人?”还是钟鼓楼,西汉胜迹,左公柳?还是风电产业,卫星基地?呵呵。。。。
问问,主流的酒泉文化界,恐怕都没人研究概括出酒泉的特色,也许你会说,你说的那些都是特色呀,呵呵。我以为,电影和文学殊途同归,文学的本质是“人学”,电影的本质其实也是表现人性,只不过不用笔,改用光影镜头讲罢了。如果我们酒泉人真的概括出酒泉人世代血脉传承中不变的人性因子时,我相信,不仅电影会特色鲜明,咱家乡的面貌也会焕然一新。而不仅仅停留在拍几处酒泉的特色建筑、说几句“酒味十足的酒泉话”。
当然,你的建议我们还是会充分考虑的,我们下一部就有可能一改第一部青春励志,第二部清新文艺的类型特点,探索拍轻松搞笑略带警示意义的片子。
看过我们的第一部三分钟短片《我和二八有个约定》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我们第一部片子画外音较多,拍的有点象电视散文,还不是纯粹用镜头讲故事。第二部《爱在春天》拍摄时,写本子时,就尽量避免少用画外音,尽量用镜头讲故事,让观众看画面自己感悟。相比第一部主人公连句正经台词都没有,第二部增加了男一号的飙车戏,歌厅夜场戏,男二号,女一号的的对手戏,女一号的哭戏。这对剧组成员的意志、毅力,低照度夜景拍摄设备都是一种考验。
以前看电影时,觉得男女对白很没意思,觉得这是最好拍的,可真是拍起来,你就明白了,一条男一号过肩,女一号正脸的对白,再加一条反打镜头,一台机子,没有专业挑杆话筒,录出来,别说看,外行人一听都能听出毛病来,由于设备有限,加上演员背大段台词的硬功夫有限,后期要多次放在不同音轨上贴对白,环境音,要声像对位,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当然,如果按一般婚庆录像的标准,可能一边就搞定了,但我们始终坚持接近电影级别的画质和音质,这样做起来,就很难了,这也就是你搞不明白,为啥要拍老套爱情片的原因了,老套的爱情片,对演员要求较低,小清新,小感动的片子,不需要矛盾的大逆转,没有生离死别,没有哭天喊地,撕心裂肺。口味重的观众可能觉得不够感动,过瘾,但我以为,微电影就是要坚持一个“微”字,就像微型小说,微距拍摄,要以小见大,滴水藏海,不能幻想搞张艺谋式的大抒情,大叙事,那种动不动就让老人住院,孩子一出生就父母双亡,男女主人公生活一有起色,就要设计个飞来横祸的电视剧拍法,我是一贯不主张的,可以拍,但不适合微电影,微电影更适合挖掘大电影觉得不值一提的生活琐屑,人生的一声慨叹,一丝感悟。不是让人大快朵颐的饕餮盛宴,而是搁进嘴里的一粒香甜的花生,少而精,回味悠长。
当然,我个人的艺术价值取向,并不能代表剧组所有成员,我们也将在你的鼓励之下,争取拍出风格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真正反映酒泉特色的微电影!
再次感谢,你对我们的关注,欢迎你的参与,和我们共同成长。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影视群参与讨论,我们的群号是:13341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