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文化看繁简
1956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简化字、普通话和汉语拼音。50多年来,关于简化字是否合理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从弘扬文化的角度来看,繁体字和简化字到底孰优孰劣呢?
繁体字由于笔画太多,字数太多,被人们视为“三难”:难认、难记、难写。1956年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字数、减少笔画,这跟当时的国情有一定的关系。旧中国教育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统计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四分之三以上是文盲。在普及文化的过程中,广大群众更渴望使用笔画少、字数少的简体字,毕竟繁体字书写、辨认极不方便。可以说简化字在新中国文化普及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已经深入人心,在海外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原来使用繁体字的东南亚国家之中,马来西亚改用了简体字,新加坡则推行“识繁写简”;“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仍通行繁体字,但在民间用字上,细微的变化已经发生;甚至在台湾,大陆原版的简体字书籍越卖越好,阅读简体字的人正在增加……中文简化字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跟经济、文化的不断发达有关。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文化的繁荣,大量有关大陆的信息对外族人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他们更多地选择了简体字作为学习的对象。不仅如此,对于操持繁体字中文的港、澳、台同胞,他们越来越希望了解大陆的信息,而阅读文献资料,就不得不学习简化字。以流通的程度来说,简化字早就打败了繁体字,简化字事实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标准文字。
前些时候看到自称是台湾朋友写的文章,说大陆搞的简体字丢掉了中华文化的正统,把当今的文化搞得不伦不类。现在在网上也常能看到一些网友用繁体字,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正宗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回头看一看中国文字的进化史吧。现在有史可考的文字,最早的是甲骨文,然后是金文,然后是周时的各国文字,直到秦国统一六国才有了相对比较统一的文字——小篆。小篆之后,也还有许多变体字,同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就连孔乙已都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从小篆到现在人们所说的繁体字也是经过了许多的演进。这些演化中的各种字体哪一种不比繁体字复杂?相对于这些字体,我们把现在的繁体字称作它们的简化字也未尝不可。所以,繁体字也曾经是简体字,只是在比它更为简化的字体出现后,它才成了繁体字。那么,用所谓的繁体字、简体字来界定所谓正统中华文化有什么意义?鼓吹什么繁体字代表了正宗的中华文化又有多少根据呢?
自文字产生之日起,简化就一直存在。除汉语外,国外许多文字也经历过由繁到简的变迁。德国早先使用花体字,从艺术上看很不错,但是由于书写困难,就逐渐演变成跟英文形式接近的文字。日本以前学写中国字,后来简化成了汉字和字符的组合。文字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文字的构造有它的法则和规律,只要是符合这个法则的字法就是对中国文字文化的继承。
那么,是不是说字体越简化越好呢?也不尽然。“文革”后期,有人推行所谓“第二代简化字”,简称“二简”。“二简”方案中,汉字简化过于极端,很多字只剩下二三画,出现了混淆、混乱的情况,负面效果很快暴露,以至于“二简”尚未推广,便被叫停废除,这或许就是科学规律所体现的刚性的一面。现在大陆通行的简体字能够顺利通行,主要就是它符合中国文字的构造法则,其中很多也是古人碑贴就有的。
当然,现有的简体字,其中的偏旁用得太多,也有一些弊端出现。比如,“鸡”、“滩”、“邓”,都用“又”替代了以前的偏旁“奚”、“漢”,“登”,以达到简化的目的,而这些则掩盖了造字时所遵循的规律,割断了汉字的系统性。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多是以繁体字记载的,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人们也应该学会认识繁体字,做到“写简识繁”。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